6月3日,州委副书记、州长张支铁在美姑县巴古乡勒布村调研彝家新寨建设。本报记者 李伟 摄
本报讯 6月2日至3日,州委副书记、州长张支铁风尘仆仆深入大凉山腹心地带美姑县,走进一个个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彝家村寨,实地调研“彝家新寨”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把“彝家新寨”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核心,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强力推进“彝家新寨”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井叶特西乡特西村,距离县城13公里,全村132户群众中,新建129户,改建3户。工程今年3月启动以来,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着美好家园。目前,住房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室内装饰和风貌打造正在紧张进行。
走进村民格扎克拉正在建设中的新居,张支铁亲切地询问:“修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国家补助了多少,自己出了多少,贷了多少款?”听说格扎克拉一家修房已经投入了接近8万元,经济压力很大,张支铁对陪同的县乡干部说,要加强引导,站在群众的立场精打细算,帮助群众算好账,让群众在建设中合理投入,尽可能减少建房成本,不花不必要的钱,尽量节省开支。
听说由于交通条件落后,建材运输困难,而且价格偏高,增加了建设成本。张支铁要求,要抓紧建材组织供应,突出抓好砖瓦厂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建立一套优惠政策,实行价格管控,切实降低建材价格,保证建材有序供应,保障群众建设需要,降低群众建房成本,减轻群众负担。临走前,张支铁叮嘱村组干部,要动员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搞好村道和入户路建设,搞好房前屋后绿化等工作,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房子建好了,居住条件好了,还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争取过上更好的日子。
龙门乡瓦古觉村,是美姑县结合小集镇建设规划建设的“彝家新寨”村落。一幢幢白墙青瓦、美观整齐的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一幅生
机勃勃的景象。目前,瓦古觉村彝家新寨正在加紧建设,宽4.5米、长2公里的村道路基已经完成,房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特色风貌打造正在加紧施工。
张支铁要求,要按照村庄村落规划“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把瓦古觉村彝家新寨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搞好村落布局、街区规划,高水平建设,积极探索小集镇的建设模式,解决拥路而建、以路为市的问题。张支铁强调,优化房屋结构和功能区分布局,也是倡导和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文明新生活对房屋的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修建的房屋在布局上要更加合理,室内功能区分要更加科学,充分考虑财产积累后,生活用品增加的摆放位置,卧室要设计大一些,院落要设计洗漱台,搞好绿化,美化家园。要引导教育群众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真正住得舒适、生活便捷。
巴古乡勒布村,2009年被列入凉山州新农村“百村”示范村建设范围。通过近两年的建设,如今的勒布村,在青山绿树的怀抱中,一户户充满彝家特色的新民居拔地而起,进村入户路、饮水、用电、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全村群众正在积极发展林果业等优势产业,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在勒布村村级活动中心,张支铁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俄普村、勒布村、瓦古觉村等新村建设前后对比展板,看到彝家村寨在建设前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张支铁满意地不断点头。他强调,要充分利用村级活动中心这个平台,把这里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阵地,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倡导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图书室要多添加一些群众喜闻乐看、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读物,满足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要多放一些有彝汉双语的图书,方便不识汉字的彝族村民阅读。
张支铁在调研中指出,实施“彝家新寨”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支持大小凉山彝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改善彝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是对彝区人民群众深切关怀的具体体现,是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大小凉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问题的重大部署,是建设大小凉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是事关民生的大事要事。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倍加珍惜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要求,细化目标、落实责任、聚合资源,着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特色鲜明、生活文明”的“彝家新寨”。项目实施县都要有示范村、示范户,以典型引路,推动“彝家新寨”建设。
在觉洛乡中心校,张支铁仔细了解美姑县的教育现状,仔细询问学生学习生活、教师教学情况。在教师办公室,张支铁与部分教师亲切交谈。他要求,要按照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和刘奇葆书记“学好普通话,走遍全中国;学好一门外语,走遍全世界”指示,传道授业解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扩大寄宿制规模,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探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整合配置的有效途径,办好教育。在觉洛乡卫生院,张支铁要求要切实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