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里经过战火的老房子已经不多见,这里将建成大战遗址公园。古城里经过战火的老房子已经不多见,这里将建成大战遗址公园中国经济网记者崔军摄。年高62的褚老说,以前在旺季时,虽然在古城外挣得钱更多,但现在,他宁愿一年四季都在古城里唱曲,打心眼里看好古城的市场。
1938年春的台儿庄血战让此地一夜成名,战争的巨大的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但,毫无疑问的是,大战也使得这座鲁南重镇顷刻间灰飞烟灭,只留下一片焦土。这里曾是云集各路商贾,迎接八方游客的繁华城镇,清帝乾隆都对此地大加赞赏,誉其为“天下第一庄”。古城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为止,重建的台儿庄还没有完全开放,年接待游客便已接近300万人次。短短几年间就取得不俗的效果,靠的是什么?有何规律可循?相信这是许多业内人士的疑问,也是很多专家着急寻找的答案。枣庄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同时,它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资源的日渐减少,城市产业转型的问题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2008年,在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枣庄市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来到台儿庄,导游一定会告诉游客,台儿庄是一座“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上海一家公司决定投资6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用以改造古城内的棚户区。当人们准备“旧棚变新楼”时,陈伟却果断叫停该项目,理由是台儿庄独一无二的资源不应被房地产破坏。如果稍晚一个月,这些遗迹都将不复存在。
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大城市转型战略,其中第二便是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台儿庄古城重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来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也是如此,据介绍,目前枣庄80%的就业集中在服务业上,服务业税收占总税收40%以上。原先的台儿庄古城是什么摸样,如何进行恢复和重建?带着这些难题,一批历史学家、古建筑专家、旅游专家来到这里,他们先后收集了300多张老照片。古城重建破土动工,重建古城的资金从何而来?枣庄市提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现代商业运作模式。引导5家地方煤矿企业入股,每家拿出10万吨煤的利润变现为4亿元的启动资金,随着项目进行,不断有商家纷纷前来投资,使得周边土地大幅升值。
大打文化旅游牌 明清风貌和抗战遗迹并存,建筑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牌是台儿庄重建之初便确立的重要定位。和长城一样,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在台儿庄古城,可以看到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段保存完整的3公里古运河,一处明清时期的古驳岸,以及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建砖瓦古村庄“纤夫村”。那么发生在1938年的那场台儿庄大捷,一定是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历史和记忆。
台儿庄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对比斯大林格勒、华沙和柏林,台儿庄是二战中战争遗址保留最多的城市。遗产专家论证认为,台儿庄和华沙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座因二战毁坏可以重建的城市。回望那一段触目惊心的历史,是其他古城所不具有的特殊之处。除此之外,古城内汇集八大建筑风格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于一城的特点也是最吸引众多中外游客的地方之一。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多数游客来到这里的感受,很多游客会不禁会问,为什么在一个古城里会有如此之多的别派建筑?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种种原因,历史上繁华的台儿庄原本便是如此。摇浆遍览两岸风格迥异的建筑派系——有传统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岭南建筑,更有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如基督教堂、妈祖阁等。在全中国来看,都是非常罕见的。
重视传承非遗文化,各式各样的商铺让许多游客挑花了眼。原因就在于,古城里商铺的重复性很低,与其他古城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店的形象明显不同。民族服饰、冬庄大枣、蚕丝被专卖、运河石头大饼等各色商铺让游人应接不暇。
台儿庄古城建设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在建筑上按照“原空间、原风貌、原尺度”进行重建,不但恢复了被战火摧毁的古城建筑,也复活了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运河大鼓、山东柳琴戏、鲁南皮影等近40余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得到展示。枣庄市旅游委表示,他们将努力使尽可能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集中过来,对他们提供技艺上的、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为的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开来。乾隆爷御笔‘天下第一庄’……38年一场血战成废墟,震中外扬威不屈的古战场,现如今,运河儿女多奇志,台儿庄古城重建成水乡……” 唱着自己谱写的词曲、打着鲁南大鼓,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褚思全在古城里开始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台儿庄古城蕴含着巨大价值,已成为中国古建砖瓦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一步加强古城的立法保护势在必行。”苗传华等代表建议,要加强古城立法保护。通过立法保护,既能为古城规划实施和规范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也能避免因过度商业化带来的人为破坏。